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4-07-12 19:11:13
科学活动教案通用15篇

科学活动教案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体验制作香蕉棒棒糖的快乐。

2、尝试香蕉的不同吃法,并愿意分享。

3、根据香蕉外形特征进行想象,并用较完整语言表达想象结果。

活动准备:

香蕉,刀叉,芝麻,面包屑,椰蓉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用较为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想象结果,并制作出香蕉棒棒糖。

难点:准确说出制作的香蕉棒棒糖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

1、教师出示神秘盒子,提问:“里面有一个好吃的水果,请你猜一猜是什么?”

幼儿回答,教师总结香蕉特点。

2、将香蕉变换三次不同的摆放方式,请幼儿分别说出像什么。

教师出示图片总结,引导幼儿说出:“弯弯的香蕉像XX”

二、教师示范香蕉棒棒糖的制作过程

1、剥去香蕉皮

“香蕉和小朋友都玩热了,现在把衣服脱掉凉快凉快。请大家一起数一数香蕉皮分成了几瓣?”教师剥皮,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五以内的点数。

2、出示刀叉,将香蕉进行切段,教师操作,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尝试十以内的点数。

3、拿起香蕉片请幼儿观察形状,并提问:“香蕉片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制作香蕉棒棒糖,并强调叉子从香蕉片的侧面插进去。

4、戏法变出蘸料:面包屑,椰蓉,黑芝麻。请幼儿观察并提问:“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吗?”请幼儿品尝,说一说。

5、将香蕉片的两面蘸上喜欢的蘸料。强调两面都要亲一亲。

6、教师品尝,吸引幼儿兴趣,制作第二个香蕉棒棒糖请他人一起分享。

三、幼儿自己体验制作棒棒糖

1、教师强调制作要点:切香蕉片的时候不能太薄,叉子要从侧面叉进去,香蕉片的两面都要亲一亲调料,自己吃过以后要和他人一起分享。

2、幼儿自己制作,教师辅导。

3、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和他人一起分享。

科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有趣的尾巴多媒体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磁带、录音机,动物尾巴作用录像,与动物有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和自制找尾巴转筒玩具,自制动物尾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精神准备:学习歌表演《谁的尾巴最好看》,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激发幼儿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运用资料搜集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

难点:能够把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运用启发提问法、课件突破。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带领幼儿做谁的尾巴最好看的歌表演,轻松地导入课题。师幼谈话:歌曲里都唱了谁?

都唱了动物的什么?那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动物的尾巴吧?

二、展开:

1、引导幼儿与各种关于动物的观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从中初步探索发现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1)幼儿在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滚筒拼图玩具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观察、思考、讲述、看看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

(2)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提问:你选的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

(3)教师进行过渡性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啊!咱们就来玩个猜尾巴的游戏吧。

2、引导幼儿与课件互动,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1)做课件互动游戏谁的尾巴、尾巴哪去了、尾巴错了,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2)小结(过渡):咱们小朋友可真能干!帮尾巴找到了主人,也帮动物找到了它的尾巴。还知道不能给动物安错尾巴,因为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动物的尾巴到底都有什么作用呢?

3、引导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

(1)播放动物尾巴作用录像,请幼儿观看并讲述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2)师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用处。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等;有的动物的尾巴能驱赶蚊虫、保护自己,就像小马等;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等;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三、结束:请幼儿自选动物的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选择的儿歌内容与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有关,所以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因为孩子们已经积累一些有关动物知识,又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所以一开课创设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园比尾巴大赛的情境,让幼儿调动各个感官,仔细观察,细心发现,大胆地说。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

科学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乐趣。

2、通过操作感知沙的特性: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

3、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沙经验

材料:沙子、各种玩沙工具(铲子、筛子、印模)等,人手一个塑料杯、小勺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回忆玩沙经历,谈谈玩沙的感受。

教师:小朋友们,上次我们一起去沙池里玩了沙子,你们还记得玩沙子的感受吗?(请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沙的特性,并尝试记录。

(1)了解沙子没有气味。

教师:“小朋友们玩沙子都很高兴,现在我想请大家闻一闻沙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2)了解沙子不溶于水。

A、教师先将奶粉倒进空玻 ……此处隐藏10456个字……一说它们的作用。能力强的幼儿可让其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并向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附知识背景资料:

一、什么是弹性?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改变形状,例如,竹竿受力会变弯(见图8),弹簧受力会伸长或缩短(见图9)。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做形变。发生了形变的物体,在一定限度内,当外力消失后,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超过了弹性限度,发生形变的物体就不能再恢复原状。

二、什么是弹力?

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手会感到弹簧对手有拉力,用手压弹簧,使弹簧缩短,手会感到弹簧对手有压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阻碍它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任何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都要产生弹力,不过有些物体的形变通常很小,不容易被察觉。用球拍击球时,拍和球都发生弹性形变(见图10),拍发生弹性形变,对球产生弹力,同时,球也发生形变,对拍也产生弹力。放在桌面上的书,压在桌面上,使桌面发生微小形变,发生形变的桌面对书产生向上的弹力(见图11),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可见弹力发生在互相接触,并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

弹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间的接触面垂直。弹力的大小跟物体的材料和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例如,射箭时,弓拉得越满,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箭就射得越远。

三、胡克定律

实验表明: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变的大小成正比。这个规律是英国物理学家胡克(1635—1703)在1660年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超过了弹性限度,弹力就不再跟形变的大小成正比,而且物体也不再能恢复原状。

弹簧秤是根据胡克定律制成的,每个弹簧秤都有一定的秤量范围,不能用来秤量过重的物体,这就是为了防止超过它的弹性限度。

科学活动教案14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发现转动并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产生兴趣。

2、在试试、玩玩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体验操作探索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

3、了解日常生活中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

二、活动准备:

1、人体图一张、录音机、磁带、记号圆点。

2、“转转转”展览会:筷子、线圈、伞、风车、牙签、钟表、卷笔刀、盖子、转动玩具、筐子等等。

3、摄像机、电视机等。

三、活动过程:

(一)、探索身体部位的转动。

1、老师做转手腕动作,幼儿初步了解转动现象。

2、试一试、找一找,发现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

3、听音乐做各种不同的转动动作,激发幼儿兴趣。

(二)、第一次探索、操作,鼓励

幼儿想办法转动物体。

1、用“转转转”展览会吸引幼儿注意,引导幼儿操作、探索:用什么方法能够把物体转动起来?

2、幼儿分组探索、操作,教师适时介入,观察引导。

3、交流操作探索的结果。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引导幼儿发现转动时的有趣现象。

1、在玩的过程中,共同探讨和发现转动时的有趣现象。

2、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四)、了解日常生活中转动的运用: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转动?它们的转动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五)、幼儿观看VCD,进一步感知生活中转动的运用。

(六)、延伸活动:是谁把转动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动物的特殊本领,知道动物的本领和环境、生活习性的简单关系。

2、简单了解人类根据动物的特点进行的创造性模仿。

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之最的图片、视频资料及头饰(河马、鲸、豹、猩猩、长颈鹿、大象、老虎等)。

2、录音机、磁带、自制小奖牌。

3、飞机、吊车、滑翔伞等图片,纸笔若干。

活动流程:

一、参观“动物展览会”,幼儿自由观赏。

1、“小朋友,这几天大象与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开会讨论一件大事情,你们想知道吗?”。 “大象提议评‘动物明星’,就是动物之最,比如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评为明星。”小动物们一听大象的提议,心想只要自己在某一方面最突出,就能当明星,纷纷讨论开了。有的说我最高,有的说我跑的最快,还有的说我最凶猛,好象每个小动物都能评为明星。大象邀请你们当小评委呢。

2、幼儿自由发表意见,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动物都在哪些方面最突出。“小朋友你知道的小动物都有哪些本领?为什么会有这种本领?”

二、带幼儿观看动物专集课件,让幼儿观察、了解这些动物在哪个方面比较突出,老师做出适当讲解。

1、评出动物明星,给小动物颁发奖牌。

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应该给这些小动物颁发什么奖?为什么?

2、幼儿和老师边看图片边模仿动物,加强知识的巩固。

(1)“小朋友,河马的特点是?”引导幼儿像河马一样尽量张大嘴巴。

(2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并且生活在海里,引导幼儿模仿鲸在海里慢慢的游动。

(3)“豹的特点是?”引导幼儿像豹一样快速的跑。

(4)引导幼儿模仿大猩猩。

(4)“豹的特点是?”引导幼儿像豹一样快速的跑。引导幼儿模仿大猩猩。

(5)“长颈鹿是脖子最长、最高的动物。”引导幼儿像长颈鹿那样仰着长长的脖子。

(6)引导幼儿像大象那样甩甩长长的鼻子,用动作或声音来模仿老虎,表现凶猛。

3、“小朋友,我们的小动物可爱吗?我们来和它们做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就叫“猜猜我是谁”。

教师讲解游戏的做法。

“老师这儿有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小朋友带着头饰扮演这些小动物,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然后再请一个小朋友蒙着眼睛蹲在圆圈里面,其余的小朋友边拍手边和老师说儿歌。说完儿歌,蹲着的小朋友摸到谁,谁就告诉他你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然后请这个小朋友猜出来你是谁。请幼儿做游戏。”

三、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讨论:1、动物住在哪里?

2、如果没有了森林,环境会怎样?

3、动物会怎样?

4、我们应怎样保护?

幼儿分别发表意见,引导幼儿说出注意环保,保护小动物等方面。

四、请幼儿进行模仿性创造。

出示长颈鹿和大吊车,蜻蜓和飞机等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人类对动物的创造性模仿。请幼儿进行模仿性创造,把它画下来。

《科学活动教案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